?
為從源頭切實防范支付安全風險,2016年11月9日,中國人民銀行發布《中國金融移動支付 支付標記化技術規范》,要求各商業銀行、非銀行支付機構、銀行卡清算機構從2016年12月1日起全面應用支付標記化技術。
1 背景
1.1 為何要使用支付標記化?
近年來,全球范圍內的銀行卡信息泄露事件頻發,采用支付標記化方案后,商戶可以通過“支付標記”來替換主賬號PAN信息,且該支付標記可限定在該商戶下單獨使用,從而消除風險。
1.2 什么是支付標記化技術?
所謂支付標記化技術,是由國際芯片卡標準化組織EMVCo于2014年正式發布的一項最新技術,原理在于通過標記(token)代替銀行卡號進行交易驗證。概言之,支付標記化技術是一種全環節的卡號替換機制,能有效保護用戶信息、降低交易欺詐。
2 支付標價化技術簡介
2.1 基本術語
1) 支付賬號
具有金融交易功能的銀行賬戶、非銀行支付機構支付賬戶的編碼,及銀行卡卡號。
2) 支付標記
作為支付賬號等原始交易要素的替代值,用于完成特定場景支付交易。
3) 支付標記化
用支付標記替換支付賬號等原始交易要素的過程。
2.2 支付標記化參與方
支付標記化的參與方包括用戶、商戶、收單方、轉接清算方、PA(PaymentAccount)發行方、標記請求方TR(TokenRequestor)、標記服務提供方TSP(TokenServiceProvider)。其中:
1) PA發行方為支付賬號的發行方,如:使用銀行卡則為該銀行卡的發卡行、使用互聯網支付賬戶則為該互聯網支付機構等。
2) TR為發起支付標記化相關操作請求一方,如:商戶、非銀行支付機構等。
3) TSP為標記化框架的核心角色,提供Token的生成、管理、去標記化等功能,負責TR的注冊和管理。TSP對PA發行方信息進行維護,確保PA發行方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,并向TR、業務需求方提供數據接口。TSP可由商業銀行、非銀行支付機構、支付轉接清算機構承擔。
2.3 支付標記化主要流程
1) 支付標記申請
? 用戶向TR提交支付賬號等原始交易要素信息;
? TR向TSP申請Token;
? TSP向PA發行方驗證賬戶信息及用戶身份信息;
? PA發行方將驗證結果返回至TSP;
? TSP生成Token,并返回給TR;
? TR向用戶返回Token。
2) 支付標記使用
在實際的交易過程中使用支付標記時,流程與現有基于PA的交易處理流程一致,僅在去標記化(驗證支付標記與PA的一致性)操作時需要TSP完成標記的驗證和還原,降低了交易過程中涉及的各參與方的系統改造成本和難度。
2.4 支付標記的安全保護
支付標記作為替代原始交易要素的手段,雖然可以保證在交易過程中不出現用戶的原始支付賬號的信息。但由于支付標記可用于完成交易,因此在交易過程中仍需采用技術手段對支付標記進行安全防護,防止支付標記被攔截、利用。
3 支付標記化意義
使用支付標記化技術對交易信息進行處理后,交易過程中使用支付標記信息即可,不再使用原本的支付賬號信息,避免了支付賬號信息的泄露。